再者,袁孝維說,將來世界的另外一個強勢說話是中文(華文),所以增強台灣年輕人的中文能力,其實也是我們的優勢。
然而,在可預見未來,英文仍是最主要普及的國際共通說話,所以在台灣增強推行英文進修有其需要性及准確性。路標、解説牌及文宣等中英雙語,可以協助台灣吸引國際人士前來旅遊或是工作,可以讓台灣被世界認識 翻譯社
她認為,沒有來由將英文列為台灣的第二官方說話,歷史上事出無源。但增強英文教育確有其需要性。但是目前的孩子們要在正規教育下學一堆「母語」,那來的「美國時間」加強學英文?
另外,袁孝維表示,要加強台灣義務教育中的英文教授教養,需先檢視而今中小學教育中的說話進修項目及時間,例如母語(閩南語、客語、原居民語,後年加上新住民東南亞語等)所占時候比例,若何調劑?或是母語是以分歧形式鼓動勉勵在家學習,而非蜻蜓點水式的在黉舍上課做做樣子而己?
因此她建議,或許政府先花錢且專心提供雙語化的指標、文宣,而不是一堆貽笑風雅 翻譯破英文教壞小孩,並且在公共運輸系統上簡單准確 翻譯中英文廣播,先從這些實質吹糠見米 翻譯工作開始吧。
對此,台大叢林系傳授袁孝維暗示,非英語系國度或區域以英文做為官方語言的,例如香港、新加坡,都是過去歷史上與英國殖民有關,且在新加坡因為有華人、馬來人、印尼人、印度人等多人種,用英文有其可配合溝通與合作之需要性。
至於有立委指出「英文問題是國安問題」,袁孝維認為,語言只是溝通的對象與橋樑,內在與實力才是焦點 翻譯社
民進黨立委吳思瑤今天在質詢行政院長賴清德時,再度呼籲把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;賴清德則說,相幹設法會由教育部先成立委員會,先做調查跟規畫,最後擬出計畫讓行政院參考。
袁孝維表示,所謂官方語言,最少是一半以上國民可熟知利用的說話,不然各人用一知半解搞不清晰的說話發布政令或溝通,必定會誤會叢生。
本文來自: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2755524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鉦昱翻譯公司